电话:0535-3805827

Banner
首页 > 新闻 > 内容
揭秘软密封闸阀的“高发症”:这5个问题你必须知道
- 2025-09-12-

揭秘软密封闸阀的“高发症”:这5个问题你必须知道

在供水、消防等流体管道系统中,软密封闸阀因其出色的密封性能、低流阻和操作轻便而备受青睐,几乎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然而,正如再精密的设备也有其“阿喀琉斯之踵”,软密封闸阀在长期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频发问题,我们称之为“高发症”。了解这些问题,对于正确选型、规范安装和延长阀门寿命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揭秘软密封闸阀最常见的5个“高发症”。

1.密封圈老化、磨损与脱落——最核心的“心脏”病

问题描述:这是软密封闸阀最典型、最高发的问题。阀板上的橡胶密封圈在长期使用后,会因自然老化、水中化学物质(如氯气)腐蚀、频繁摩擦或水质中的杂质冲刷而出现变形、开裂、磨损甚至整体脱落。

导致后果:阀门关闭不严,出现内漏或外漏,严重影响系统密封性。一旦脱落,阀门将完全失效,需立即更换。

预防与应对:

•优选材质:根据输送介质(如饮用水、污水)选择耐腐蚀、抗老化的优质EPDM(三元乙丙橡胶)或NBR(丁腈橡胶)密封圈。

•定期维护:在系统停运检修期间,对阀门进行启闭测试和检查。

2.低温脆化与冻裂——寒冷环境的“致命”伤

问题描述:对于安装在室外或非供暖区域的阀门,当环境温度低于橡胶材料的耐温下限(通常普通橡胶为-20℃左右)时,橡胶密封圈会变硬变脆,失去弹性。

导致后果:此时若强行操作阀门,极易导致密封圈撕裂或阀体被冻胀的冰撑裂,造成阀门永久性损坏。

预防与应对:

•选型注意:寒冷地区应选择耐低温性能极佳的硅橡胶或特种橡胶密封圈。

•保温措施:对阀门及管道采取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如加装保温棉、伴热带等。

3.安装不当与操作失误——人为的“内伤”

问题描述:安装时未对中管道,强行拉拽连接,导致阀体承受巨大应力;或者完全关闭阀门后,仍然使用过大的力猛扳手轮,导致阀杆变形或密封圈过度压缩损伤。

导致后果:阀体早期开裂、阀杆扭曲、密封圈被“啃伤”或局部剥离,为日后泄漏埋下隐患。

预防与应对:

•规范安装:确保管道两法兰面平行对中,严禁用阀门来“校正”管道偏差。

•正确操作:关闭阀门时,手感遇到阻力后,再稍加用力拧紧即可,切忌使用加长杆等工具猛力操作。建议启闭到位后,回旋半圈左右,以保护密封面。

4.杂质嵌入与淤积——卡阻的“梗阻”症

问题描述:若管道内存在焊渣、石子、铁锈等杂质,在阀门关闭时,这些杂质极易被“夹在”密封面之间或淤积在阀体底部凹槽内。

导致后果:杂质直接划伤橡胶密封面,导致泄漏。更常见的是导致阀门关闭不严,或再次开启时阻力巨大,甚至无法开启,阀杆被扭断。

预防与应对:

•系统冲洗:新装或维修后的管道系统,务必在安装阀门前进行彻底冲洗,清除所有杂质。

•全开全关:定期将阀门从全开到全关循环操作几次,有助于利用水流冲走可能淤积的杂质。

5.压力波动与水锤效应——隐形的“冲击”波

问题描述:在高层建筑或长距离输水管道中,水泵的突然启停或阀门的急速开关会引发剧烈的压力波动和水锤效应。

导致后果:瞬间的高压冲击波会猛烈挤压阀板和密封圈,长期作用下会导致密封圈疲劳损伤、阀板震颤,甚至使阀体法兰连接处松动泄漏。

预防与应对:

•缓慢操作:避免对系统中的阀门进行急速开关操作,尤其是大口径阀门。

•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时考虑增加水锤消除器、缓闭止回阀等装置,以吸收压力冲击。


软密封闸阀的这五大“高发症”并非不治之症。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前期正确选型、中期规范安装、后期谨慎操作与定期维护来有效避免。将其视为一个需要精心呵护的系统部件,而非一个简单的开关,方能最大化地发挥其性能优势,保障整个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与长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