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35-3805827

Banner
首页 > 新闻 > 内容
为什么软密封闸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开关困难?
- 2025-11-13-

软密封闸阀因其优良的密封性能、低流阻和成本效益,被广泛应用于供水、消防等管网系统中。然而,许多用户在阀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遇到阀门开关困难,甚至无法操作的问题。这不仅影响正常维修和调度,用力操作还可能损坏阀杆或执行机构,存在安全隐患。本文将系统分析导致软密封闸阀开关困难的常见原因,并提供相应的预防与解决方案。

一、核心原因:阀板与阀体之间的“黏着”或“卡阻”

软密封闸阀的典型结构是,通过旋转阀杆来提升或降下嵌有橡胶密封圈(软密封)的阀板。开关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阀板与阀体之间的摩擦力急剧增大,超出了正常操作扭矩。这种摩擦力的增大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水垢与杂质沉积(最常见的原因)

这是导致开关困难的首要元凶,尤其在水质偏硬的地区。

•形成过程:阀门在长期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时,水流中的钙、镁离子等矿物质会逐渐在阀板与阀体之间的缝隙中结晶、沉积,形成坚硬的水垢。同时,水中的泥沙、铁锈等杂质也会在此处淤积。

•卡阻效应:当需要操作阀门时,这些水垢和杂质就像“胶水”一样,将阀板与阀体“粘”在一起,需要很大的力矩才能将其“撬开”。轻微时感觉沉重,严重时则完全卡死。

2.橡胶密封圈的老化与变形

软密封闸阀的密封依赖于阀板上的橡胶圈。

•永久变形:阀门若长期处于关闭状态,橡胶圈在持续压力下会发生压缩永久变形,导致其与阀座密封面过度贴合,甚至“黏连”。

•老化与膨胀:橡胶材料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老化,失去弹性。若水质中含有油脂或某些化学物质,还可能引起橡胶异常膨胀,增大开关摩擦力。

3.阀杆及相关部件的问题

阀杆是传递操作力的关键部件,其问题也会直接导致开关困难。

•阀杆腐蚀与螺纹磨损:阀杆通常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阀杆上的螺纹或阀杆螺母磨损、锈蚀,会大大增加传动阻力,使得操作非常费力。

•填料过紧或损坏:阀杆穿过阀盖处的填料函,如果填料压得过紧,或者填料老化变硬,会紧紧抱住阀杆,使得旋转阀杆本身就很困难。

4.安装与操作不当

•安装时阀杆不垂直:如果阀门安装不正,导致阀杆倾斜,阀板在升降过程中会与阀体产生额外的侧向摩擦力,加速磨损并导致卡涩。

•操作过于暴力:开关阀门时用力过猛、过快,可能使阀板受冲击而轻微变形,或损坏螺纹,为日后卡阻埋下隐患。

•缺乏定期维护:阀门“只装不用,只关不开”。长期不操作的阀门,其活动部件更易被水垢和锈迹固结。

二、解决方案与预防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已发生的问题并预防其再次发生。

1.针对已卡阻阀门的处理(切记循序渐进,不可暴力)

•轻度卡阻:

◦反复轻敲震动:用木槌或铜锤轻轻敲击阀体两侧和阀盖部位,利用震动使水垢和锈层松动。

◦尝试微动:向开启(或关闭)方向微微用力,然后反向微动,像“荡秋千”一样逐渐扩大活动范围。

•中度卡阻:

◦润滑与渗透:使用专用的阀门润滑除锈剂(如WD-40)喷涂在阀杆螺纹和阀杆伸出部位,让其渗透到内部,等待一段时间后再尝试操作。

•严重卡死:

◦专业处理:如果以上方法无效,切忌使用加长杠杆强行操作,否则极易扭断阀杆。此时应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可能需要拆卸阀门清理或更换内部零件。

2.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建立定期维护制度: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建议对管网中的关键软密封闸阀,每6至12个月进行一次全开全关的循环操作(通常转动1-2圈即可)。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有效地刮除初生的水垢和沉积物,保持阀板与阀体之间的间隙,防止“黏着”现象的发生。

•保证安装质量:安装时确保阀杆处于垂直状态,管道支撑牢固,避免阀门承受不必要的应力。

•规范操作:开关阀门时应平稳、缓慢,做到“顺开逆关”,到位即停,不要过度用力。

•考虑水质因素:对于水质很硬的地区,可考虑对水源进行软化处理,或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选择更耐水垢的阀门类型(如硬密封闸阀)用于关键部位。

三、软密封与硬密封闸阀的选型思考

虽然软密封闸阀存在易卡阻的缺点,但其零泄漏的密封性能是巨大优势。在选择时需权衡利弊:

•软密封闸阀:更适用于洁净介质(如自来水)、要求密封严密、不频繁操作的场合。其维护成本体现在“定期活动”上。

•硬密封闸阀:采用金属对金属的密封,更耐磨损、耐高温,不易被水垢卡死,适用于含有颗粒物、高温或需要较频繁操作的工况。但其密封性能相对较差,且成本较高。

软密封闸阀的开关困难问题,并非不可克服的设计缺陷,而是一个典型的“维护重于维修”的案例。其根源多在于水垢沉积、橡胶老化和缺乏保养。通过建立并执行定期的、预防性的循环操作制度,可以极大地避免这一问题,从而充分发挥软密封闸阀密封性好、价格低的优点,确保管网系统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