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35-3805827

Banner
首页 > 新闻 > 内容
橡胶闸阀的手轮空转,阀板不动作故障排查
- 2025-11-21-

故障现象描述:

在操作橡胶闸阀(又称“弹性座封闸阀”或“软密封闸阀”)时,旋转手轮感觉异常轻松,没有正常的阻力感,即所谓的“手轮空转”。但管道内的阀板并未随之开启或关闭,介质流量无变化。这是该类型阀门常见的一种典型故障。

故障核心原因:

手轮空转的本质是阀杆的旋转运动未能有效地转换为阀板的直线升降运动。动力传递路径在某个环节发生了“脱节”。

系统化排查流程

遵循从易到难、由外至内的原则,可以进行以下步骤的高效排查:

排查步骤详解

第一步:初步检查与安全准备

1.安全第一:确保阀门所在系统已泄压,并确认阀门处于全开或全闭位置,以便操作。对于关键管路,应进行隔离和挂牌。

2.观察阀杆:缓慢正反旋转手轮,仔细观察阀杆的暴露部分。这是判断故障点的关键:

◦情况A:阀杆不升降,只原地旋转。问题出在阀杆螺纹传动部分或阀杆与阀板的连接处。

◦情况B:阀杆随之升降,但阀板不动。问题明确出在阀杆与阀板的连接部分。

第二步:分步诊断与处理

可能性一:阀杆密封螺母(压盖螺母)松动(最常见且最容易解决)

•故障原因:位于阀盖顶部的密封螺母(通常是内六角或双头螺母)因振动或未压紧而松动。该螺母不仅起密封作用,也承担着将阀杆“锁紧”在阀盖螺纹副上的功能。一旦松动,阀杆会在原处空转而无法被“旋出”或“旋入”。

•排查与处理:

1.找到阀杆伸出的阀盖顶部的密封螺母。

2.使用合适的扳手(如内六角扳手)将该螺母顺时针适当紧固。

3.再次尝试旋转手轮,观察阀杆是否恢复正常升降。多数情况下,仅此一步即可解决问题。

可能性二:阀杆螺纹或阀盖螺母螺纹磨损(“脱扣”)

•故障原因:如果密封螺母已紧固,但阀杆依然只转不升,则很可能是阀杆上的螺纹或阀盖内的螺纹(铜螺母)因长期使用、润滑不良或操作力过大而严重磨损或“脱扣”(丝牙滑丝),导致螺纹副无法啮合传动。

•排查与处理:

1.此故障通常需要解体阀门才能确认。

2.关闭上下游压力,拆下阀门。

3.拆卸阀盖,检查阀杆螺纹和阀盖内的螺纹是否有磨平、撕裂现象。

4.解决方案:更换整个阀杆组件或阀盖(含内嵌的螺纹铜套)。对于多数软密封闸阀,阀盖内的螺纹铜套是与阀盖一体的,需要更换整个阀盖。

可能性三:阀杆与阀板之间的连接失效(“方头扭断”或“键脱落”)

•故障原因:这是导致“阀杆升降而阀板不动”的直接原因。阀杆下端通常是一个方头(或带键槽),插入阀板上端的方孔(或带键槽)中。通过一个“T”型连接方式或传动键传递扭矩。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连接键/销脱落或磨损:用于防止相对旋转的键或销子脱落或磨平。

◦阀杆方头扭断或阀板方孔磨圆:因阀门被卡住时强行操作,导致较弱的连接部位损坏。

•排查与处理:

1.将手轮旋转至阀门全开位置(阀杆升至最高点)。

2.尝试用手或工具从阀门流道下方向上推阀板。如果阀板能活动,说明它已与阀杆脱离。

3.解决方案:必须解体阀门。更换损坏的连接键、销,或更换阀杆(如果方头损坏)、阀板(如果方孔损坏)。

可能性四:闸板被异物卡死(伴随现象)

•故障原因:管道中的焊渣、石子、水垢等异物卡在阀板与阀体之间,使阀板无法移动。在卡死状态下强行操作手轮,极易引发上述第2或第3种故障。

•排查与处理:

◦如果怀疑卡死,切勿使用加长杆等工具强行扳动手轮,这必然导致阀杆或连接件损坏。

◦应轻微正反方向敲击阀体,尝试震松异物。

◦若无效,需将阀门从管道上拆下,解体后清除异物,并检查橡胶密封面是否已被异物划伤。

排查流程总结建议

1.先易后难:首先检查并紧固阀杆密封螺母。

2.观察判断:紧固无效后,重点观察阀杆是否随旋转而升降,以区分故障范围。

3.决定维修:若判断为内部零件(螺纹副、连接件)损坏,则需准备备件并安排停机时间,对阀门进行解体检修或直接更换整个阀门。

预防措施

•定期对阀杆外露部分进行清洁和润滑。

•操作阀门时力度均匀,遇到阻力切勿强行操作。

•新管道安装完成后,务必彻底冲洗管道,防止杂质进入阀门内腔。

通过以上系统化的排查,可以快速定位橡胶闸阀手轮空转的故障点,并采取正确的措施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