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35-3805827

Banner
首页 > 新闻 > 内容
软密封闸阀的阀板脱落是什么原因?
- 2025-11-08-

软密封闸阀,以其优异的密封性能、低流阻和操作轻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消防系统等各类流体管网中。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严重的故障——阀板脱落。阀板脱落意味着阀门完全失去截断功能,无法关闭,可能导致系统瘫痪、水资源浪费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本文将深入剖析导致软密封闸阀阀板脱落的几大主要原因,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解决对策。

一、阀板脱落的核心原因

阀板脱落并非单一因素造成,通常是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多个环节问题的集中体现。其根本原因在于阀板与阀杆之间的连接结构失效。

1.结构设计缺陷:阀板“T”型槽连接是薄弱环节

绝大多数软密封闸阀的阀板与阀杆采用“T”型槽方式连接,而非传统的闸阀式刚性连接。阀杆末端的“T”型头卡入阀板背部的“T”型槽内,通过阀杆的上下运动带动阀板启闭。

•“T”型槽设计不合理:如果“T”型槽的深度过浅、槽口过宽或根部无圆角过渡,会导致连接强度不足,在长期交变应力下,槽口根部易产生应力集中,最终发生断裂。

•材质选择不当:阀板通常采用球墨铸铁外包橡胶(软密封)。如果球墨铸铁的牌号过低,其强度、韧性(延伸率)不达标,或者橡胶与金属的粘接工艺不佳,都可能导致“T”型槽部位在受力时崩裂或脱胶。

2.制造与材质问题:质量隐患的直接源头

•铸造缺陷:阀板铸件内部存在气孔、砂眼、夹渣等缺陷,这些缺陷恰好位于“T”型槽关键受力区域,会极大地削弱其结构强度,如同一个“定时炸弹”,在阀门启闭到一定次数或遇到较大水流冲击时突然断裂。

•橡胶老化与粘接失效:软密封阀板的橡胶在长期使用或接触不合格水质(如含有氧化性物质)后会发生老化、变硬、失去弹性。老化的橡胶会使阀板与阀座的摩擦力急剧增大。同时,如果橡胶与金属阀板的粘接工艺不合格,在巨大的摩擦力下,整个橡胶密封圈可能会从阀板金属骨架上被“撕下”,导致阀板失效,表现类似于脱落。

3.不当的操作与安装:诱发现场故障的推手

•关闭过位(“扭矩过大”):这是导致阀板脱落最常见的外部原因。当阀门关闭至底部时,阀板应与阀座完全吻合。如果操作者继续用力关闭,巨大的扭矩会通过阀杆全部施加在“T”型槽连接处。此时,阀板无法继续下行,这个巨大的力要么使“T”型槽断裂,要么使阀杆扭断。

•管道支撑不当:如果阀门两端的管道没有良好的支撑,管道的重量和应力会直接作用在阀门上,导致阀体变形。这种变形会改变阀板与阀座的同心度,使阀板在启闭过程中卡涩、受力不均,长期运行会加速“T”型槽的疲劳损坏。

•管道杂质卡阻:安装或维修后,管道中的焊渣、石子等硬质杂质可能进入阀腔。当关闭阀门时,杂质卡在阀板与阀座之间,阻止阀板到位。操作者若未察觉而强行关闭,极易导致阀板或连接结构的损坏。

4.工况与环境影响:长期累积的破坏

•水锤效应:管路系统中突然启停水泵或快速关闭阀门会产生水锤现象,即压力的剧烈波动和冲击。这种高频、高强度的冲击荷载会反复冲击阀板的连接部位,加速其金属疲劳,最终导致断裂。

•频繁操作与振动:在需要频繁调节流量的场合,闸阀被当作调节阀使用,这不符合其全开或全闭的设计初衷。部分开启的阀板会因水流而产生气蚀和振动,同样会对连接结构造成持续的损害。

二、预防与解决对策

为避免阀板脱落故障,应从选型、安装、操作和维护全流程进行控制。

1.优选品牌,保证质量:采购时选择信誉良好、质量有保障的品牌。关注阀体材质、橡胶材质(如EPDM、NBR)等关键参数,避免使用低价劣质产品。

2.规范安装与操作:

◦安装前彻底清洗管道,排除杂质。

◦确保管道有良好支撑,避免应力作用于阀体。

◦操作阀门时,应平稳缓慢,当关闭到位(感觉阻力明显增大)后,切勿再强行加大力矩关闭。对于大口径阀门,建议使用带扭矩保护装置的蜗轮箱。

3.加强维护保养:

◦定期对阀门进行启闭操作,防止长期不动而锈死。

◦对于关键部位的阀门,可纳入定期检修计划,检查其操作是否顺畅。

4.系统设计考虑:在泵站和管路系统中采取必要措施(如安装缓闭止回阀、水锤消除器)来减弱水锤效应。

三、故障发生后的应急处理

一旦发生阀板脱落,阀门将处于常开状态,无法关闭。此时应立即上报,并采取关闭该管段上游的其它阀门进行隔离的方案。维修时需要更换整个故障阀门,工作量较大。

软密封闸阀阀板脱落是一个由设计、制造、安装、操作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严重故障。其核心在于“T”型槽连接结构的失效。通过把好产品质量关、规范安装与操作、并加强系统维护,完全可以有效预防此类故障的发生,确保管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